中国主体功能区人口变动数据集(2000、2010和2020年)


基本信息

数据介绍

数据集为中国2844个县(区)在2000年、2010年和2020年三个时点的总人口数据和各县(区)的主体功能区类型数据。

主题关键词:县级总人口,主体功能区

数据时间:人口数据的时间为2000年、2010年和2020年。 主体功能区类型数据年份为2010年。

空间尺度:中国县级行政区。共2844个县(区),包括9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、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、381个县级市和1491个县(旗),未包含港澳台地区和海南省三沙市。

关联论文

刘涛,朱羽佳.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中国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[J].地理学报,2025,80(06):1427-1445.


原始数据来源

人口数据来源于2000、2010、2020年《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》。其中,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数据按照2020年的县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,以保证各年份数据纵向可比,数据调整过程中用到了 2000 年和 2010 年《中国人口普查分乡、镇、街道资料》。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来源于樊杰2015年发表的《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》,其在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》方案的约束框架下拼接整合了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。在此基础上根据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(市、区、旗)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,对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进行更新,最终优化开发区、重点开发区、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有245、994、809和796个县级单元。


数据样例


联系信息

若有数据使用需求,请联系本数据集作者
联系人: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(朱羽佳)
邮箱:zhuyujia@stu.pku.edu.cn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


引用格式

为尊重知识产权、保障数据作者和数据服务提供者的权益,请数据使用者在基于本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(包括项目评估报告、验收报告,以及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等) 中标注数据来源: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-数据共享服务平台(https://rural.pku.edu.cn/dsp/);同时引用文献:刘涛,朱羽佳.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中国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[J].地理学报,2025,80(06):1427-1445. (待发表文章);致谢方式可参考:感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-数据共享服务平台(https://rural.pku.edu.cn/dsp/)提供数据支撑


数据使用声明

  1. 本平台发布的科学数据仅限科学研究使用。
  2. 本平台对其发布的、或由数据贡献者贡献的数据产品和服务,以及平台上发布的所有资源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,受法律保护。
  3. 未经本平台数据管理者书面许可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数据产品、服务、信息、材料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、修改、抄录、传播及销售。
  4. 侵权必究。